0898-08980898
网站公告:NOTICE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科普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发布时间:2025-09-21 21:58:18点击量:
  水韵新篇再启,科普之声愈强。9月19日下午,由浙江省水利厅、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浙江省水情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杭州圆满举办。本届大赛以“传播水情知识,聚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自全省水利系统、水情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和高校的15名选手经过两轮精彩比拼和激烈角逐,最终商云飞等2名选手获一等奖,潘亚男等3名选手获二等奖,秦巍等5名选手获三等奖,杨璐楠等5名选手获优秀奖。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但也面临着水带来的挑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最长的海岸线上风云变幻,让水患、干旱、台风、风暴潮等灾害在这片土地频繁发生。在此背景下,今年“全国科普月”期间,浙江省水利厅聚焦“知水、爱水、护水”的全链条认知培育,重点推出“治水智慧・文化传承”“浙水安澜・防灾避险”“科技赋能・工程惠民”“水利创新・青春赋能”四类主题活动,贯通水利科技脉络,传承发扬水文化。其中,与星球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浙江首支水情科普纪录片《谁改变了浙江》、原创科普短视频专题《水工物语》等,经线上线下多平台广泛传播,广受社会公众好评。

  此次举行第二届浙江省水情科普讲解大赛,旨在通过生动活泼的讲解方式,进一步搭建百姓与水利沟通桥梁,让更多人读懂浙江水情特征,领略到水利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进步,凝聚全社会主动参与水资源节约保护、水环境治理的共识,提升公众应对洪涝灾害风险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浙江水利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的群众氛围。

  大赛自六月下旬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水利系统、水情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和高校的95名选手报名参赛。经过初赛遴选与复赛的激烈角逐,15位选手会师决赛。决赛设自主命题与随机命题双环节,全面考查选手的知识储备与临场应变能力。

  在自主命题讲解中,选手们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将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和传承弘扬水文化,融于鲜活叙事。来自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的秦巍以“江河医生”类比水文人,以“望闻问切”为线索展现水文人把脉江河、守护安澜的专业力量;“百年一遇洪水,不是一百年发生一次!”来自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的潘佳佳用抛硬币为“洪水重现期”正名——“百年一遇即每年1%发生概率”,让观众轻松理解核心逻辑;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选手商云飞,用一枚小小的鸡蛋,深入浅出地讲解双曲拱坝力学的科学奥秘,让观众惊叹于水利人的智慧与匠心。

  随机命题讲解环节更具挑战性。题库涵盖安全观赏钱塘江大潮、山洪防御自救、农村供水工程、水库泄洪、幸福河湖等水情常识,留给选手们的准备时间只有2分钟。紧张的氛围也将比赛推向高潮。选手们沉着应对、从容破题,紧扣“主题立论一致、内容重点突出、联系生活实际、讲解思路清晰”的要求,将水情常识与现实应用巧妙结合,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灵活的应对表达能力。

  科普扬帆风正劲,浙水润泽万民心。决赛以丰富的内容、多元的形式、热烈的互动,赢得线上线下观众纷纷点赞。现场观众陈先生感慨:“这场比赛不仅是科普讲解的专业比拼,更是把爱水、护水、避险的干货送到了大家眼前!”浙江省水利信息宣传中心主任邢云表示:“期待更多人以本次大赛为起点,主动投身水情科普事业,让蕴含知识力量的‘科普之水’、彰显创新活力的‘智慧之水’、承载文明底蕴的‘文化之水’,共同汇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浩荡长河,为推动全社会形成节水爱水护水氛围注入新生力量。”